2011-06-09

Published 星期四, 6月 09, 2011 by with 0 comment

行動應用的好點子哪裡來 - where comes the good idea at mobile app


Some rights reserved by Martin Gommel

「Shot into your head」一個點子在腦中迸出來的時候,恨不得可以趕緊將快門對著腦袋給拍下去。喜歡思考、愛嘗試新事物的人,多少都有這種經驗。但是,眾多點子當中最後脫穎而出的產品,有幾何;就如同快門人人會按,但真正一張讓人玩味無窮的作品,又有幾何...

「好點子應該怎麼來?」數以十萬計 iOS/Android 上的 apps,在指頭撥弄間,猶如車窗外的景緻川流不息,閉上眼能夠立即浮現在腦海中的,那算是萬中選一的 app 奇才了!今天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影片 Evernote Peek,觸發我思考一個艱難的問題「該怎麼樣有系統的檢視一個行動應用 idea 的 "wow" 指數」: 因為,這個影片真的讓人有一種「哇屋,好有創意!」的感覺。


       


嘗試著思考這樣的問題,我發現魔鬼就藏在行動裝置的 能力(Capability) 對應到 使命(Mission) 的過程中

Mission 意味著行動應用的使命:「Informative 提供資訊的」、「Entertainment 娛樂」、「Social 社交」、「Utility 小工具」,這是我能想到的幾個大分類。

Capability 意味這行動裝置特有的能力:「Internet 連網」、「Location 定位」、「Multimedia 多媒體」、「Sensor 感測器」、「Peripheral 周邊」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大體上來說,幾乎所有的 app 都離不開這個範疇了對吧!平平都是利用行動裝置的 capability 達成 mission,為什麼有些 app 能夠登上 top10 而有些卻被打入冷宮不見天日呢?

是的,關鍵就在於他們之間需要添加一個潤滑劑 Context (這個不知道該怎麼翻譯 XD)。以 Evernote Pick 為例,他的任務是 informative 的,像百萬小學堂那樣,透過問答給使用者一些新的知識,他所需要的行動裝置特有能力有哪些呢?仔細想想其實不需要上述五種中的任一種,本質上他就像一個單字卡的程式。但,神奇的事情發生了... ...

他找到了一個 context,或許是從單字卡那裡獲得的靈感,叫做「Peek」,也就是窺看,並且巧妙的引入了行動裝置的特有能力「Sensor」和「Peripheral」,於是乎「運用行動裝置的特有能力在合理且趣味的情境中完成了任務」很順理成章的吸引了大家的目光!

聽起來好的點子和 Context 息息相關,那麼該怎麼樣構思一個好的 context 呢? 這就是大哉問了,我如果瞭解也不用在這裡寫 Blog XD。但是,目前我歸納出幾點供各位參考,也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:

1. 瞭解行動裝置的使用情境:
   
    像是你的目標客群阿,應用的使用情境啦,等等...,針對這點,推薦大家一篇文章「移動時代的經濟學 - 碎片化應用」。

2. 抽象化的思考方式:

    直接將 Capability 對應到 Mission 是生硬、冷漠的,好的 app 要擊中甜蜜點,應該要給人有會心一笑的感覺。什麼樣叫做抽象化呢?就是把那些技術名詞用生活化的觀點下去思考,而不要被名詞給禁錮了!就像物件導向當中的抽象類別,把行為抽象出來而不要被具體的物件給限制了彈性,囧...

例如:試著不要去思考「觸控感測器」這個功能本身,試著去思考抽象的行為/意象,像是 Evernote Peek 的「窺看」,或者是「試水溫」、「給書本一個 dog ear」這類可以由「觸控」來具體實現的概念。

試著不要去思考「定位」這個功能本身,試著去思考抽象的行為/意念,像是「尋找」->「躲貓貓」。「傳遞」->「飛鴿傳書」->「Bump」這類可以由「定位」來具體實現的概念。

3. 流暢的使用者體驗 (這點我還太嫩,網路上有許多高手的文章所以容我跳過 XD)


小結:


    藉由觀察市面上那些受歡迎的 apps,並尋著上述的脈絡來找出他們魔法所在,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創意練習,未來我也會嘗試這樣做看看,有什麼新的發現屆時在和大家分享囉!各位有什麼想法更歡迎留言和大家討論分享 :)


... ...
      edit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