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看到一篇文章:微博的興起,希望的沒落。回頭想想,微網誌的風潮已經充斥在自身生活的周遭,twitter, plurk, facebook, tumblr, posterous 等等...,隨手分享、笑話轉貼或者心情抒發以成為一種習慣。信息數量因為社群網路和微網誌型態快速的暴增,但是整體的知識量是否有隨之提昇呢,我想這是值得深思的部份。
檢視自己一天花在閱讀微網誌訊息和發佈微網誌的時間,少說也超過30分鐘以上,而絕大多數的時間是花在過濾不重要或者不感興趣的主題。某種程度的反應了人性的"貪"吧,看到網路上那麼多東西,東抓一點西抓一點,深怕在信息的汪洋中錯過一丁點有價值的寶藏。而發佈的人不也是想要利用這一個貪念,來增加自己的曝光機會呢?
作者主張寫作,而非微博。認為寫作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產物,才有知識的內涵;而微博大多充斥著情緒性的語言,或者過於簡短的記述。其實這本來應該沒有衝突才對,但是你把時間花在某件事情越多,另外一件事情分到的時間自然越少。微博的即時性和互動性甚至未來結合地域性,我認為都是傳統 blog 所沒有的優勢,端看你如何應用。
facebook 的確讓我和久未聯絡的朋友可以在彼此的塗鴉牆上說"讚",但是彼此之間的友情真的有因此而提昇嗎,還是只是一本貼滿一張張臉孔的貼紙書,和滿天飛舞的讚讚讚!回頭去審視自己使用這些服務的初心,得到的答案往往令人吃驚,會是一時的趕流行或者貪念呢!?
我想一個服務或概念會如此蓬勃,其必然滿足了人們的某種需求,或者創造了這樣的需求,只是人生就是不斷的作選擇,有失必有得。所以囉,要我不用臉書、不用噗浪應該是不太可能,畢竟他是我生活樂趣的一大來源,但怎麼有效的移除雜訊,讓有用資訊比率提高,會是永遠的課題吧!
先前也曾經撰文和生產力相關的文章,諸君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。
......
檢視自己一天花在閱讀微網誌訊息和發佈微網誌的時間,少說也超過30分鐘以上,而絕大多數的時間是花在過濾不重要或者不感興趣的主題。某種程度的反應了人性的"貪"吧,看到網路上那麼多東西,東抓一點西抓一點,深怕在信息的汪洋中錯過一丁點有價值的寶藏。而發佈的人不也是想要利用這一個貪念,來增加自己的曝光機會呢?
作者主張寫作,而非微博。認為寫作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產物,才有知識的內涵;而微博大多充斥著情緒性的語言,或者過於簡短的記述。其實這本來應該沒有衝突才對,但是你把時間花在某件事情越多,另外一件事情分到的時間自然越少。微博的即時性和互動性甚至未來結合地域性,我認為都是傳統 blog 所沒有的優勢,端看你如何應用。
facebook 的確讓我和久未聯絡的朋友可以在彼此的塗鴉牆上說"讚",但是彼此之間的友情真的有因此而提昇嗎,還是只是一本貼滿一張張臉孔的貼紙書,和滿天飛舞的讚讚讚!回頭去審視自己使用這些服務的初心,得到的答案往往令人吃驚,會是一時的趕流行或者貪念呢!?
我想一個服務或概念會如此蓬勃,其必然滿足了人們的某種需求,或者創造了這樣的需求,只是人生就是不斷的作選擇,有失必有得。所以囉,要我不用臉書、不用噗浪應該是不太可能,畢竟他是我生活樂趣的一大來源,但怎麼有效的移除雜訊,讓有用資訊比率提高,會是永遠的課題吧!
先前也曾經撰文和生產力相關的文章,諸君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。
......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